Economics-馬太效應

簡介:馬太效應由1968年美國Robert Merton提出,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形態的現象。描述表現在資本主義運作時,少部分人不斷累積優勢後,資源高度累積在某部分的人們的情況,久而久之「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」的情況於焉成形。



典故:這個故事是這樣的,從前有個國王吩咐他的三個僕人去從商,並各給他們一兩銀子,要求他們在一年後上報結果。後來,僕人甲透過市場嗅覺靈敏的頭腦獲得了十兩銀子,而僕人乙也不遜色,掙來了五兩銀子,但僕人丙就比較保守一點,他將原本的一兩銀子保護得很好,絲毫沒給別人碰過,而國王命令僕人乙與僕人丙的銀子全部交給僕人甲,是曰:


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,叫他多餘;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奪過來。


《馬太福音第25章-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》

以一個例子來更貼近地做說明,假設我們自身的「歲數」為資本,那麼活得越久的人,理所當然地了解的事情更多、社會經驗更為豐富,在階級金字塔中,這些資本多的人多半是位於金字塔頂端;又或者是說我們參加一場百人登山活動,而主辦單位在登山路線上放置了一些補給品和裝備,然而大部分的登山者要能夠順利登頂的難度是很高的,因為路上所有的補給品和裝備,全部都被那些手腳快的登山客搶走了。
從上面的說明可知,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,一開始的時間是最重要的,只要仍在發展初期佔到更多的先機,之後我們便有更多支點能夠發力,進而爭取更多的資源,就如同我們玩撲克牌時,先手的那個人獲勝的機率往往比其他三位高;下圍棋時先落子的那方,落子選擇往往更為多元,而後手的那方只能照著先手方的棋路做應對。
以目前處於金字塔中下階級的人而言,某種程度上,我們似乎只能期待藉由極少數的機會讓自己從劣勢者邁向優勢者,而少數人也會因為投資不當或是任意揮霍,使自己從優勢者掉落成為劣勢者。但這些情況屬於特例現象,並不屬於通例。反之,若是以長期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人而言,當然會希望自己長期處在支配者的位置,可以隨意地分配資源和市場金流,好讓自己的下一代仍處於相同的位置。
要打破馬太效應造成的M形化社會結構,我們只能期待一些影響力足夠大的事件或是一些極端的事情發生,例如戰爭造成國破家亡、隕石造成恐龍滅絕,所有的資源才會得到重新分配的機會,之後再順勢從中爭取更多的資源;但這種極端的例子無非是不可期待的。換句話說,處在早已定型的社會中的我們,多半只能順從市場的變動,來爭取本早已不多的資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