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onomics-跨期理論

前言我們總是抱怨自己在浪費生命,貪圖眼前的享樂卻不願意靜下來讀書。說起來人為什麼會寧可在這邊浪費時間滑FB而不是放下手上的手機去讀書呢,其實可以用跨期理論來分析。雖然跨期理論乃經濟學的理論,但是我認為他可以用在各種分配面上。

簡介跨期理論,假定某A只能存在兩期(這裡涉入時間變數的探究),假設第一期與第二期的玩樂時間分別為C1以及C2,而我們人一生的時間只有Y1及Y2。若A在有限的時間下,選擇現在玩樂C1與未來玩樂C2,使其總效用達到最大(即所謂的理性消費者均衡),此時C1和C2的最適消費決策組合,稱為消費者跨期理論。





當借貸市場不存在的時候,人會因為時間偏好率的大小來選擇「先甘後苦」或者是「先苦後甘」,然而當借貸市場存在的時候,不論時間偏好率是多少,消費者一定會選擇前者。
  
那麼把這個理論套用到投資自己的人生來看的話,時間是無法擁有所謂的借貸市場的,那麼又為甚麼有人願意先甘後苦,而有人願意先苦後甘呢?這就牽扯到跨期理論裡面的時間偏好率的問題。因為未來的不可預期,人們對目前財貨的評價較未來同一財貨的評價高,故經濟人若將目前的資金貸出,將來受償時便必須支付更多利息,也就是對時間偏好(犧牲現在消費)的補償。

我們先假設:


  • 跨期消費的兩期時間,Y1、Y2


  • 消費者追求的極大總效用(Total Utility),設效用函數為:


當一個人的時間偏好率(即p越大時)表示其更注重現在的消費,而非未來的消費,這正是人們會有先苦後甘以及先甘後苦的差別。

當然如果是以金融市場來分析,跨期理論還加入了借貸市場、以及市場利率的問題,所以不可能像這樣簡化為簡單的模型,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導出結論。或許在許多人眼中,先甘後苦被認為是怠惰的象徵,先苦後甘的人都被認為是睿智且心思縝密,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的狹隘。從經濟的角度來看,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,其行為都只是以自己人生有限的時間,去達成自己內心的最大效用分配,人本來便不應被社會道德所桎梏,每個人都有自身的選擇以及考量存在(儘管先甘後苦常常被人汙名化為不理性)。我認為每個人的選擇,如果達到了自己內心最大的效益點,那麼便不必過於執著外在的話語,因為你已經是一個理性的經濟人了。

選擇絕無高下對錯之分,任何涉入個人主觀意見的都可以被視為不理性,存在且必須相信的,唯有現實。

1 則留言: